核与社会

         

摘要

人们常常为科学的遭际抱不平。现代文明在尽情的享受着它的发明成果,却没有给它以应有的礼遇,甚或有埋怨。 1932年以前,人类对于原子中坚硬的核心还是一筹莫展,用带电粒子去轰击,无论如何只能作些核嬗变之类的科学游戏。但自从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在囚徒生活中就已经开始做实验的英国科学家,发现中子以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能够穿透原子核,为人类打开紧锁在核内的巨大能量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