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不同造林方式对宁南山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效果的影响

不同造林方式对宁南山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定量评价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工程建设和造林初期的效果,为该区域筛选出较为适宜的造林处理技术措施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方法]对该地区造林树种樟子松进行了覆膜+浇水、覆膜+不浇水、不覆膜+浇水、修剪和对照(CK)5种技术的处理对比试验,对造林初期的3个指标成活率、年均生长量及造林成本为衡量指标,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定量的对其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造林处理措施的成活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6%)>覆膜+不浇水(95%)>修剪(92.3%)>不覆膜+浇水(91.3%)>对照(CK,89.3%);保存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4.6%)>覆膜+不浇水(94%)>不覆膜+浇水(87.3%)>对照(CK,80%)>修剪(77%);年均生长量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6 cm)>覆膜+不浇水(13.5 cm)>不覆膜+浇水(11.5 cm)>修剪(10.6 cm)>对照(CK,9.7 cm);造林成本的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 037.5元/hm^(2))>覆膜+不浇水(11 712.5元/hm^(2))>不覆膜+浇水(10 450元/hm^(2))>修剪(8 750元/hm^(2))>对照(CK,8 125元/hm^(2))。[结论] 5种造林处理方式的初期效果综合评价差异明显,由强到弱排序为:覆膜+不浇水(0.674 4)>覆膜+浇水(0.666 7)>修剪(0.508 1)>不覆膜+浇水(0.425 6)>对照(CK,0.333 3),因此覆膜+不浇水造林技术措施具备良好的造林成效,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