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原气象》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山西中北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了两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地面自动站风场上β-中尺度辐合和β-中尺度涡旋是造成此次暴雪的直接原因。降雪强度和落区与风场结构和高低空系统配置密切相关。(2)变形诊断揭示,500hPa总变形对地面锋生作用明显;伸缩变形项大值中心与地面涡旋中心吻合,是造成地面涡旋加强,产生强降雪的重要机制;对强冷锋降雪而言,切变变形项贡献大于伸缩变形项,切变变形大值区的出现和维持是700hPa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强冷锋稳定维持的重要因素。(3)强降雪前12h,高层有暖平流输入,而低层形成"湿冷垫",对低空低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强降雪出现前,高空西风急流在300hPa形成急流核,随着急流核的下传,低空低涡发展,切变线稳定维持,导致强降雪持续;强降雪落区和强度与高低空急流轴的位置和急流强度关系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