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伤寒论》腹证研究

《伤寒论》腹证研究

         

摘要

对伤寒六经病中腹证按照原文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六经病具体腹证及其发病机制,继而研究后世医家对伤寒腹证诊察手法的完善及现代伤寒腹证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六经典型腹证,如太阳病腹证可见心下痞、胸满等症状;阳明病腹证可见腹满、心下硬满等症状;少阳病腹证可见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胁下硬满等症状;太阴病腹证可见腹满、胸下结硬等症状;少阴病腹证可见腹痛、心下痛等症状;厥阴病腹证可见心下满、心下濡、小腹濡等症状。在腹证的后世发展过程中,清代绍派俞根初、日本汉方医家吉益东洞等拓展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从系统思维出发探析《伤寒论》腹证的发展,可将腹证分为拘挛类、胸满类、胸胁苦满类、痞硬类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