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诊治分析

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再发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分析其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有28例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男16例,女12例。3例为皮肤接触,23例为口服,2例不详。口服患者5例为敌鼠钠,15例为溴敌隆,3例为嗅鼠灵,口服患者中有10例为服用沾有灭鼠剂的食物。在首诊的28例中,急诊内科15例、儿科4例、精神病重症监护病房(PICU)1例、血液内科4例、耳鼻咽喉科2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其中发生误诊漏诊6例,儿科1例、PICU1例、耳鼻咽喉科2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1)治疗前检测血常规:28例平均血红蛋白为87 g/L(52 g/L^133 g/L),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2)28例中26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对这些病例的凝血功能变化按照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经维生素K_1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5天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患者进行维生素K_(1)10~40 mg/天静脉滴注治疗,2~5天后26例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出血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随访至患者出院后半年,4例失访,共6(6/24)例出院后再次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就诊,复发率25%;其中4例在1月内再次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在3月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在6月后出现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认识。在治疗上,应予维生素K长期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