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学前缘》 >南海中生代特提斯期沉积盆地的发现与找寻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前景

南海中生代特提斯期沉积盆地的发现与找寻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前景

         

摘要

南海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分布于珠江口盆地东部神狐—东沙—澎湖—北港隆起两侧的坳陷 (凹陷 )中 ,并经台湾海峡和台湾陆上与东海盆地的海相中生代地层相连。南海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则主要见于南沙地块的礼乐盆地、南薇盆地、北巴拉望与西巴拉望盆地 ,分布相当广泛。上述地区的中生代地层除钻井证实存在下白垩统和在南沙礼乐滩西部海区拖网取样采获晚三叠—早侏罗世的海相地层外 ,地震剖面还显示有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地层的震相特征。南海北部的东山—浅滩凹陷中生代地层一般厚度超过 4 0 0 0m ,潮汕坳陷厚度大于 50 0 0m ,韩江凹陷 30 0 0~ 4 50 0m。三者中生代凹陷面积约 2 50 0 0km2 。南海南部中生代地层厚度大于2 50 0m ,4个盆地面积之和大于 10万km2 。与新生代沉积盆地为陆缘断陷型不同 ,中生代沉积盆地属陆缘坳陷型 ,单个背斜构造的面积较大 ,断裂较少 ,有利于油气聚集。根据周边陆区海相中生代地层及古动物群的大量被发现及其分布 ,说明南海在中生代时存在较大范围的特提斯海 ,并经历了早期 (晚三叠—早侏罗世 )与中期 (晚侏罗—早白垩世 )两次海水侵入和后期 (晚白垩世 )的隆起剥蚀几个阶段。印支运动后华南与中南半岛拼接隆升 ,海水从拉萨地块南北侧的“南中特提斯海”与“北中特提斯海”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