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摘要

为研究贵阳市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污染对不同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于2020年1月—12月对7个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的Cd、Cr(VI)、As、Co、Fe、Hg、Mo、Ba、Cu、Mn、V和Ni这12种重金属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利用US EPA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年平均质量浓度顺序为:Fe>Ba>Mo>Mn>Cr(VI)>Cu>V>Ni>As>Co>Cd>Hg,其平均质量浓度均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标准限值,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r(VI)、Cd和在空间上无明显变化趋势;Co、V、Ba和Hg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As和Cu变化规律为上游质量浓度高于下游质量浓度;Fe为下游高于上游;Mn是在猫跳河流域下游质量浓度高于上游;Mo和Ni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Cr(VI)和Cd与其他重金属不存在相关性;Hg和Ba、Co和Ni之间可能分别具有相似的来源或经历相同的迁移转化过程;Cu与Fe却是有着不同来源;As、Mn、Mo和V之间相关度不高。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人群,儿童是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受到重金属危害的群体。致癌风险评价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Cr(VI)>As>Co>Cd;非致癌风险评价指标从大到小依次Mo>Cu>Fe>Ba>V>Hg>Mn>Ni;重金属致癌风险评价值远高于非致癌风险评价值,两者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推荐值;Cr(VI)是研究区域水环境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监测指标,应作为风险管控的优先指标。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