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湛江特呈岛红树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特征

湛江特呈岛红树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特征

         

摘要

对特呈岛红树林植被进行多次和全面的调查,通过采用格子样的方法,选取面积为100~800 m2的样地,每片样地再分成若干10 m×10 m的样方,对红树林样地内的植物进行每木测量,记录各植物的种名、胸径、高度、冠幅等,并进行重要性以及多样性等常规的群落分析,判定该地区植被的生长特征以及研究其演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面积较大的群落主要有3个类型,即白骨壤群落(Avicennia marina)、白骨壤+红海榄群落(Avicennia marina + 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桐花树群落(Avicennia marin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其它面积较小的群落有: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vicennia marina + Rhizophora stylosa-Bruguiera gymnorrhiz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红海榄+木榄群落(Rhizophora stylosa + Bruguiera gymnorrhiza);②在3个主要群落中,优势种的苗木和小树相对较少,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③各群落的Simpson指数关系为:白骨壤+红海榄群落﹥红海榄+木榄群落﹥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白骨壤群落的重要值为300,为典型的单优群落;④特呈岛的白骨壤群落是中国该类群落中面积最大的,目前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并且红树林外缘的白骨壤枝干在波浪冲刷或人为原因下,受到较严重的侵蚀,其幼树在林外缘基本无法存活,需要加强保护,对其生理生态学特征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第4期|864-869|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深圳,518040;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关键词

    湛江特呈岛; 红树林; 白骨壤; 群落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