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摘要

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种植于室外水体中,萌发后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幼苗,在冬季降温期间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叶片的FV/Fm和光响应恢复曲线.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低于7℃的条件下菹草叶片FV/Fm显著降低(P<0.01).水温回复到9~10℃后,FV/Fm逐渐增大;光强的降低有利于FV/Fm的恢复.进一步研究植株的光响应恢复曲线发现,第4-10天,水温<7℃,菹草叶片有效荧光产量(ΔFV'/Fm)的光响应能力和暗恢复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热耗散能力和暗恢复能力也显著降低,发生光抑制的可能性增大.当水温升高到9~10℃时,Δ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降低和实验天数的增加逐渐得到恢复.因而,水温9~10℃可能是冬季菹草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临界温度;菹草在低温(<7℃)、高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光抑制,导致PSII受到伤害.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08年第5期|1754-1758|共5页
  • 作者

    李强; 王国祥;

  •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2160;

    江苏省环境演变及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

    江苏省环境演变及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环境植物学;
  • 关键词

    菹草; 低温; 光合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