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经济与社会发展》 >解读沈从文“乡下人”文化符号

解读沈从文“乡下人”文化符号

         

摘要

自1922年执着地告别湘西的花红竹翠、山明水秀开始,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就长期置身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可其'乡下人'的自我角色意识却始终不减。'坐在房间里,我的耳朵里永远响的是拉船人声音、狗叫声、牛角声音。''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乡下人。'显然,这里被沈从文津津乐道并自诩的'乡下人',已不纯粹是通常意义上的标示人们出处与身份的或带轻蔑意义或含自谦成分的称谓,它实质上已成为一内涵颇丰的文化符号,负载了沈从文在历经种种人生苦难的精神之旅的痛苦,是他不为都市所容的漂泊者的隐衷,也是他对自我生存价值的定位,亦更为其梦求的人生形式的变形。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