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今日教育》 >神奇的贵州吊脚楼

神奇的贵州吊脚楼

         

摘要

吊脚楼,也称吊楼,学名为干栏式木楼。相传是由12000年前的巢居(即先民们模仿鸟类巢穴在树上搭建的木屋)发展而来。在贵州的苗、侗、瑶、水等民族居住地,这一种建筑随处可见,是贵州有名的人文景观。其中,又以西江的“千户苗寨”最为著名。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后半边靠岩着地,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传统的吊脚楼建筑材料全是木材:圆木屋架、木板墙壁、方木檩条。造房木匠不用图纸,仅凭一墨斗墨线,一栋房子就做到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木楼全为穿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