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莎乐美情结的文化阐释——解析19世纪末欧洲的莎乐美现象

莎乐美情结的文化阐释——解析19世纪末欧洲的莎乐美现象

         

摘要

作为《圣经》“施洗约翰之死”故事里的无名公主,莎乐美原型激发了19世纪末欧洲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与灵感.在不断被重现和改写的过程中,莎乐美从一个扁平的边缘人物演变成一个丰满的艺术形象,其中以王尔德在其剧作《莎乐美》中创作的唯美—颓废主义形象最为著名,她成了莎乐美在美术、音乐和舞蹈领域的经典形象.莎乐美的流行在19世纪末的欧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展现出文学家艺术家对莎乐美情有独钟的创作情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文艺创作的巨大影响.本文从宗教因素、东方主义、性别政治、审美主义等几个角度对莎乐美情结进行文化上的阐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