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国语文研究》 >史蒂芬·米歇尔《道德经》英译的“创”与“仿”

史蒂芬·米歇尔《道德经》英译的“创”与“仿”

         

摘要

体认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体认活动。翻译中的“模仿”是必然的,可由“体”来保证;翻译中的“创造性”也是不可避免,是由“认”来体现。美国翻译家史蒂芬·米歇尔根据自身经验和现实语境对《道德经》所表达的有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各类意义进行了类比性的互动体验,并运用感觉知觉、意象图式、隐转喻、关联、识解等认知加工方式将这些意义映射进译入语,通过对应、增删、置换、转喻、改写等“创”“仿”手段对这些意义进行了现代化的加工和转换,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现代的美国读者在熟悉的现实空间中促发了相似的认知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在时代语境下所生成的新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