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金融经济(理论版)》 >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理性思考

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理性思考

         

摘要

一、必须走出的两个认识误区 1.什么是"高利贷"? 在中国传统语境下"高利贷"这个概念往往跟负面的意识形态连在一起.经济史学者通常会有如下定义:选定一个"我们觉得合适"的数字,比如20%的年利率,然后把利率超过20%的任何借贷定义为高利贷.按此定义似乎不妥,首先"我们觉得合适"的"数字"是否真的合理,另外超过这个数字的利率就一定是不好的而必须受到社会的谴责吗?这完全是一种局外人的主观看法,它完全没有考虑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及契约执行风险、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