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淡水渔业》 >行株距对稻鳖共作模式水稻和中华鳖生长形态及综合效益的影响

行株距对稻鳖共作模式水稻和中华鳖生长形态及综合效益的影响

         

摘要

为优化稻鳖共作模式提供参考,本实验选择适宜稻鳖共作的籼稻丰两优香1号(FLY1)和粳稻香软粳2728(XR2728),在穴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组不同行株距的稻鳖共作组和仅种植水稻的对照组,并监测当地常规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按照525 kg/hm^(2)养殖密度投放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监测各组水稻和中华鳖生长、形态和产量等指标,通过水稻和中华鳖形态特征值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价不同行株距对中华鳖外观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FLY1和XR2728水稻产量分别为7.04~8.66 t/hm^(2)和5.78~7.25 t/hm^(2),最高产量分别出现在行株距为27.0 cm×16.7 cm和30.0 cm×13.3 cm。稻鳖共作组水稻产量均超过常规水稻单作组产量,水稻产量随行距减小有下降趋势。丰两优香1号组株高、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在各共作组间差异不显著;香软粳272830.0 cm×13.3 cm组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放密度为525 kg/hm^(2)时,丰两优香1号和香软粳2728号稻田中华鳖产量分别为0.89~1.04 t/hm^(2)和0.84~0.99 t/hm^(2)。水稻行株距与中华鳖产量和形体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FLY1较宽行距30.0 cm×13.3 cm和27cm×16.7 cm组裙边宽/背甲长、尾长/背甲长值较大;XR2728较宽行距30.0 cm×13.3 cm和27cm×16.7 cm组腹甲宽/背甲长,裙边宽/背甲长和前肢长/背甲长值较大。采用宽行距可有效提高综合经济收益,每公顷效益可达60000元以上。结果表明在水稻总穴数一致情况下,较宽行距有助于提高水稻和中华鳖产量效益、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及中华鳖裙边宽度等形态指标。水稻农艺性状与中华鳖形态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水稻行株距具有一定适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