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中国早期电影改编与批评——以'鸳鸯蝴蝶派'为例

中国早期电影改编与批评——以'鸳鸯蝴蝶派'为例

         

摘要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被定性为通俗文学的"鸳鸯蝴蝶派"文学不但与接受了西学的现代文学并行不悖,而且与刚刚兴起的电影相结合,这种结合成为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特征."鸳鸯蝴蝶派"文人纷纷转型进行中国电影改编和电影批评,成为当时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批评,是开启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之门的一把钥匙.在"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新研究他们的电影改编以及电影批评,既可以从中看出彼时电影发展的脉络,又可以重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改编中的承续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