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通报》 >川西北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显微应变机制

川西北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显微应变机制

         

摘要

区域显微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已经成为造山带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模型的重要约束.对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带15个定向构造样品显微薄片的研究表明:弧形带以中-浅层共轴挤压同变形-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残缕构造、对称眼球构造、膝折构造等;弧形带构造变形具有典型对称性应变的特征,东西两翼应变强度大致相当(γ≌1.8)、压缩率大致相等(C≌27%),由北向南相同单元内应变特征具有一定的增强趋势(而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微弱减小的趋势),尤其是弗林指数K值(K>1)由北向南具有明显增大的特征,总体为三轴长椭球应变,为伸长型应变型式.较场弧形带的显微应变特征与典型弧形构造的"走滑成因"机制非对称性的特征迥异.其成因应归于以南北向主应力所控制的差异应力-应变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