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通报》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

         

摘要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了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溶态和悬浮物结合态元素入海通量调查的基本框架.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通报》 |200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元素地球化学;
  • 关键词

    入海河流通量; 悬浮物; 活性物质; 径流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