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通报》 >西昆仑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的两类剪切指向、形成时限及其构造意义

西昆仑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的两类剪切指向、形成时限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显微构造研究表明,西昆仑南缘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主要由宽7 km的孔兹岩质糜棱岩组成,具有早期自西向东的右行走滑剪切、后期自东向西的左行走滑剪切的剪切应变特征.韧性剪切带孔兹岩质糜棱岩中典型造岩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的电子背散射(EBsD)测量结果表明,钠长石具(010)[001]或(100)[001]滑移系,矽线石具{hk0}[001]滑移系,均反映了高温(>650℃)和中-高温(650~550℃)的应变特征.差应力作用下的变质生长与剪切所致的刚性旋转进一步增加了矽线石的组构强度.然而,石英却具形成于中温→中低温→低温环境(<550℃)的{10(i)0}<a>→{10(i)1}<a>→{0001}<a>3组滑移系,均指示自东向西的左行剪切指向,EBSD组构的结果与野外剪切应变的判断一致.Ar/Ar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右行韧性走滑作用形成于加里东期(445~428 Ma),继后的左行走滑作用主要经历了3次明显的构造热事件(250 Ma、203Ma和101~125Ma).在白垩纪时期,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和康西瓦左行走滑断裂连接成一条连续的巨型(长度2200km)走滑构造带,同时康西瓦走滑断裂和铁克里克逆冲断裂之间的挤压转换域的形成制约了青藏高原西北缘塔里木南部前陆盆地的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