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黄金》 >吉黑东部燕山早期斑岩型钼矿床、燕山晚期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吉黑东部燕山早期斑岩型钼矿床、燕山晚期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摘要

吉黑东部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广泛发育斑岩型钼矿床,同期还发育矽卡岩型金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3类矿床受统一挤压构造背景控制,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过程中,强烈挤压过程中由挤压向伸展的转换时期.与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有关的斑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略过铝质、分异指数高的壳源花岗岩,钼矿质主要来源于硅铝质地壳.燕山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形成的高峰期,也发育斑岩型铜矿床如常发沟铜矿床,二者构成不同地壳深度层次的成矿系列.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岩石圈强烈减薄时期,为弧后伸展的构造背景.斑岩型铜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为分异指数偏低的中酸性—偏碱性浅成侵入岩,岩浆源区和铜矿质主要来源于新生地壳,次为幔源或混合源.早—中侏罗世浅成酸性侵入体、早白垩世晚期中酸性—偏碱性浅成侵入体分别是斑岩型钼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找矿的目标地质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