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治淮》 >新中国治淮历次规划与实施历程

新中国治淮历次规划与实施历程

         

摘要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始终把治理淮河当作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1950年淮河发生大水,政务院即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治淮工作,淮河成为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60年来,按照"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曾进行四轮淮河规划,即治淮初期规划、1956和1957年规划,1971年规划、1991年规划.四轮规划作为不同时期治淮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得以付诸实施.在流域上中游实行水土保持,修建山区和平原湖泊型水库及滞洪区、行蓄洪区,拦洪削峰,蓄水兴利,整治干支流河道,开挖平原排水新河,扩大排水能力;淮河下游实行江海分流,以入江为主、入海为辅,整治入江水道,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水道和淮河入海水道;沂沭泗河下游开辟新沂河、新沭河排洪入海.治淮取得显著成效.本文简要回顾新中国治淮规划与实施的历程,以资借鉴.

著录项

  • 来源
    《治淮》 |2010年第10期|40-44|共5页
  • 作者

    顾洪;

  • 作者单位

    淮河水利委员会;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