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DWI对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不全性骨折与骨转移的鉴别诊断

DWI对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不全性骨折与骨转移的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不全性骨折(pelvic insufficiency fracture,PIF)与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随访或活检证实的50例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的105个骨盆病灶,其中75个PIF,30个骨转移。所有患者均行盆腔常规MRI平扫和DWI扫描,工作站后处理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分别记录每个病灶的位置、数量,对病灶在T1WI、T2WI上的形态和信号、DWI和ADC的信号进行分析;将T2WI和DWI图像配准,并在T2WI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病灶的ADC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PIF与骨转移ADC值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诊断性能。结果从病灶位置来看,PIF多发于骶骨(占69.3%,52/75),常规MRI表现为弥漫反应性骨髓水肿,T1WI呈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骨转移亦最常见骶骨(占56.7%,17/30),常规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稍高信号,ADC图稍低信号。PIF组的平均ADC值为(1.261±0.291)×10^(-3)mm^(2)/s,显著高于骨转移组(0.722±0.16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区分PIF和骨转移的最佳阈值为0.901×10^(-3)mm^(2)/s,敏感度90.5%,特异度85.7%。结论PIF的典型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ADC图稍高信号。DWI及其定量参数图ADC对于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后PIF和骨转移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