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超声造影征象结合血清学指标对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超声造影征象结合血清学指标对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征象结合血清学指标对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年龄<40岁组和年龄≥40岁组。年龄<40岁组患者按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超声造影参数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胸苷激酶1(T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上述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造影灌注缺损征象和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淋巴结边缘有无放射状增强、淋巴结周边声晕、淋巴结灌注顺序、淋巴结径线有无扩大、淋巴结血流分级、淋巴结边缘有无放射状增强、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和原发灶相对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TPS、TK1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边缘有无放射状增强、淋巴结径线有无扩大、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和TPS、TK1水平均是影响诊断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相较于40岁以上患者,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检查征象中峰值更高,也更容易发生灌注缺损。同时,超声造影征象中淋巴结边缘有无放射状增强、淋巴结径线有无扩大、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和TPS、TK1水平可对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