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陶楼

         

摘要

东汉陶楼(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彩图25),1979年出土于湖北云梦西郊瘌痢墩一座东汉墓中(见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瘌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7期)。这座汉墓为砖砌券顶,由甬道、前室、后室、耳室四部分组成。陶楼出土于前室,质地为泥质红陶,外罩一层较薄的青黄釉。这件陶楼为一组楼阁组成的宅院,建筑总体市局为三合式,分前后两楼。前楼为两层,下层东西并列三室,长54厘米,宽22.8厘米,高29厘米;上层东西并列四室,氏56.4厘米,宽17.8厘米,高22.4厘米。前楼正面设腰檐,以上有横梁挑出的楼板。上层前面为百叶窗,中留五个窗洞,其上靠顶檐处开四个扁窗。西山墙上层开二窗,东山墙上层开一窗,其余部分为百叶窗。楼顶为单檐庑殿式。下层每间各开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