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形象史学》 >试论汉代佛教艺术的三个分期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性

试论汉代佛教艺术的三个分期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性

         

摘要

鉴于很多学者为了解释东汉佛教图像,或对与之相关的文献材料(无论汉代本朝或后世记载)未经考证和区别地拿来就用,认为佛像艺术一开始就是随着佛经一道传入中原,都有粉本可据,并且追溯到了明帝,认为在明帝时期求法就包括求像;还有学者用一个十分宽泛的时间概念对包括汉代在内的佛教艺术进行统一讨论和判定(如巫鸿用2~3世纪的时间界定来讨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认为这期间的佛像艺术,只能被称作融合了“佛教因素”的造像,并不能称为佛像)。这些研究方法和观念影响日久,但值得怀疑和商榷,恐都忽略并危及汉代佛教艺术研究的基础史实问题,*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上海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张雪女士,江苏海洋大学文学院唐浩先生、徐习军先生曾陪同现场考察并提供相关文献资料,连云港文物管理研究所工作人员提供拓片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关于《四十二章经》年代有不同意见,但据汤用彤和许里和考证,至迟东汉桓帝年间已出现,最早或于明帝年间出现。按《后汉书》记襄楷上疏,文中最早引用《四十二章经》词句。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17,第28~29页;〔荷兰〕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第38页。2对《牟子理惑论》的真伪存有争议,但多数学者如孙贻让、余嘉锡、胡适、汤用彤、伯希和、周叔迦等认为属实可据,为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的宝贵资料。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63页;〔美〕巫鸿《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世纪)》,载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郑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第291页。爰不避辞繁,就此相关问题进行考证、辨析,以期还汉代佛教艺术传播的复杂历史以真实和客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