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摘要

在 40年代中期 ,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由笨重的电子管组成 ,计算机也是如此。如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重达 30 t,占地 1 67m2 ,使用了近 2万个电子管 ,功率为 1 5 0千瓦 ,每秒仅完成 5 0 0 0次加法运算或 5 0 0次乘法运算 ,这个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 )。5 0年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 ,晶体管代替电子管 ,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元件 ,且用快速磁芯存储器 ,每次完成 1 5万次加法运算或 5万次乘法运算 ,这个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 )。60年代以来 ,各自独立的电子器件 (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被组合起来 ,封装在一个元件里 ,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以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其可靠性更高、功耗更少、体积微小、造价大幅下降、性能更强 ,每秒能运算 2 0 0万次。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 ,到 70年代初 ,众多的部件可集成在一块很小的硅晶片上 ,构成所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向“两极”分化 :一极是微型机向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作用方向发展 ;另一极则是巨型机向更巨型化方向发展 ,巨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