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类本位曲折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类本位曲折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代表心室激动时间延迟的类本位曲折间期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09年1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1例成功植入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体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较术前降低≥15%,将患者分为CRT有反应组(n=47)和CRT无反应组(n=2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类本位曲折间期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预测CRT有反应的最佳截断值截。结果:成功植入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居多,扩张性心肌病是最常见的病因。CRT有反应组QRS缩短值(ΔQRSd)、术前及术后6个月射血分数的改变值(ΔLVEF)、术前V 5导联类本位曲折间期(ID V5)和V 6导联类本位曲折间期(ID V6)均大于CRT无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ΔLVEF(OR=1.07,95%CI:1.01~1.13,P=0.02)、ΔQRSd(OR=1.13,95%CI:1.07~1.19,P均<0.01)、术前ID V5(OR=1.11,95%CI:1.05~1.18,P均<0.01)和ID V6(OR=1.04,95%CI:1.01~1.07,P均<0.01)与CRT反应有相关性。ROC曲线示当ID V5为71 ms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390,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95%CI:0.685~0.900,P均<0.01);当ID V6为79 ms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459,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599~0.880,P均<0.01)。结论:左室侧壁类本位曲折间期对CRT反应性具有预测价值,结合ΔQRSd值可进一步提高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