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药物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远期临床获益研究

药物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远期临床获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纳入罗定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球囊主动保护组和普通球囊主动保护组,每组39例,行标准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分级、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发生率、主支和分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血管狭窄程度以及分支血管晚期管腔丢失(LLL).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即刻主支、分支血管血流达TIMI3级的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药物球囊主动保护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球囊主动保护组[5.12%(2/39)比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3,P=0.012).在术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主支、分支血管MLD、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术后9个月、12个月主支血管MLD、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的术后9个月、12个月时药物球囊主动保护组分支血管MLD均明显高于普通球囊主动保护组[(2.30±0.20)mm 比(2.12±0.22)mm、(2.20±0.18)mm 比(2.03±0.15)mm],分支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低于普通球囊主动保护组[(8.05±1.31)%比(8.92±1.35)%、(8.23±1.46)%比(9.22±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个月药物球囊主动保护组分支血管LLL明显低于普通球囊主动保护组(t=11.152,P<0.001).结论 药物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的应用中可以带来更低的MACE,LLL发生率以及分支血管再狭窄率更低,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