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海学刊》 >马克思开辟的精神哲学道路

马克思开辟的精神哲学道路

         

摘要

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哲学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哲学道路。在内在精神结构划分的问题上,基于实践哲学把握精神世界的基本维度:作为现实关系及其历史的产物,人的感觉、意识、观念、思维以及所运用的“范畴”,呈现出明显的受动性;情感、目的、意志、觉悟、想象等精神因素,在实践中可以发挥内在驱动性作用,显示出精神的能动性;“自由自觉的活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最高的精神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自由个性”“自由王国”等,体现出精神结构之中的超越性维度。在推进精神发展的问题上,从“精神实现”的理论逻辑转向“精神解放”的实践逻辑;以历史性眼光审视德性、信仰、理性等精神追求;深入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铺平走向精神解放的现实道路。把在后来者那里被相对遮蔽起来了的马克思精神哲学,与向来推崇精神修养的中华文化进行互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