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

         

摘要

以贵州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明显提高了原状土壤及各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而全磷含量则相反;随着粒径的逐渐减小,有机碳、全氮含量在0.25~0.50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与>5、>2~5、>1~2、>0.25~0.50、≤0.25 mm粒级团聚体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5粒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0.5~1.0 mm粒级团聚体不相关;全磷含量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及>2~5、>0.25~0.50 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2~5 mm粒级团聚体呈显著相关,而全磷含量与>0.5~1.0 mm、≤0.25 mm粒级团聚体间不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289-294|共6页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 100091;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结构;无机成分;
  • 关键词

    茂兰喀斯特; 土地利用; 洼地; 土壤团聚体; 碳; 氮; 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