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高教》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

         

摘要

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是主体性“在场”的对立面,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虚假性.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包括“主体性意识逃逸”、“主体性意识壁垒”、“主体性选择性‘在场’”、“主体性‘实践空场’”等几种情形,且各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都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唤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性是当前迫切的一项任务,具体可以通过“经营课堂”、“教师提升”、“教材建设”、“改善外部环境”等途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