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脾阴虚

         

摘要

脾以虚证为多,胃以实证常见,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前人对脾胃学说的研究都侧重于脾阳虚,如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等,极少有脾阴虚的论述,大多只将阴虚症状归纳到胃阴不足、胃火炽盛。是否脾只有阳虚的表现而没有阴虚的证候?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阴与阳、表与里、虚与实、脏与腑、气与血、寒与热都是互为联系、互相制约、相对平衡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机能活动,所有疾病的表现,都是正常生理机能相对平衡失调的客观反映,脾为五脏之一,同样具有阴阳两个方面,有阳虚,就应有阴虚,故本文就脾阴虚的生理病理、脾阴与胃阴,谈谈个人的窥管之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