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机化研究》 >不同耕层结构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不同耕层结构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

短周期的香蕉种植方式结合传统的香蕉地翻耕、旋耕模式导致香蕉田土壤耕作层以下不断压实并形成犁底层,而深松可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不同深松模式耕层构造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海南大学香蕉试验田设置了全虚耕层构造(Q1)、全实耕层构造(Q2)、虚实并存耕层构造(Q3)和上虚下实耕层构造(Q4),对砖红壤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和含水率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4种耕层构造在各深度土层都能够明显降低土壤坚实度及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率。其中,在0~15cm表层土壤降低幅度最大,Q1、Q3、Q4在土壤坚实度和土壤容重方面分别降低了51.92%、29.99%、39.91%,11.80%、5.59%、9.32%;各土层范围内的含水率均呈现为Q3>Q1>Q4>Q2,且全虚耕层构造(Q1)和虚实并存耕层构造(Q3)的土壤含水率略高。综合分析认为:考虑到香蕉的根系对于含水率的高要求,虚实并存耕层构造是保证香蕉成长发育质量比较理想的高产耕层构建方式。试验结果可为海南香蕉种植地构建合理耕层构造、实现香蕉产量稳步增长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