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百色学院学报》 >基于象征人类学视角的刘三姐文化解读

基于象征人类学视角的刘三姐文化解读

         

摘要

传统歌圩中的歌仙刘三姐作为象征符号与拜岩拜庙、歌圩、抛绣球等刘三姐祭祀活动构成壮族传统歌圩神圣与世俗交融的符号体系,隐喻了生命繁衍、婚姻美满、幸福平安等生殖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意义.政府主导下的新歌圩,以渗透和移植、改造和置换等方式征用传统歌圩的形式来展演壮族文化与塑造壮族身份,构建宏大的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民族团结话语并形成地方文化品牌.多重文化交汇生成了多种刘三姐文本系列,塑造了形态各异、意义不同的刘三姐形象,刘三姐符号随之延伸到民俗、政治、历史、经济、审美等各个领域,实现了跨界联结的文化意义再生产,带来了多样性功能与价值的叠加,整合了区域内各个群体,成为一个集自然、社会、文化等为一体的象征系统.刘三姐审美话语的发生和演变既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主体的意识形态、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也建构了壮族社会共享的文化符号与族群认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