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肺血管病杂志》 >腺苷三磷酸酶抑制剂(-)-Blebbistatin对间充质干细胞与受损心肌细胞间膜纳米管的形成和功能的影响

腺苷三磷酸酶抑制剂(-)-Blebbistatin对间充质干细胞与受损心肌细胞间膜纳米管的形成和功能的影响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抑制剂(-)-Blebbistatin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缺氧/复氧受损的心肌细胞(CMs)间膜纳米管(TNTs)的形成和功能的影响,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奠定基础。方法:乳小鼠CMs培养2天后,缺氧刺激2 h,细胞复氧同时加入等量的MSCs共培养16 h。缺氧/复氧刺激后的CMs分为对照组和Blebbistatin处理组,Blebbistatin组用(-)-Blebbistatin处理8 h后固定。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对照组和Blebbistatin组MSCs和受损CMs间膜纳米管形成数量和线粒体在膜纳米管中存在的变化;将缺氧/复氧刺激后的CMs分为干细胞共培养组、Transwell培养组和Blebbistatin组,利用高内涵定量Tunnel染色结果研究与干细胞共培养、Transwell培养以及(-)-Blebbistatin刺激对受损CMs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结果显示ATPase抑制剂(-)-Blebbistatin使细胞间膜纳米管形成的数量显著增多[(9±1)vs.(19±3),P<0.05],同时发现Blebbistatin组含有线粒体的膜纳米管的比例显著降低[(57.17±2.35)%vs.(35.17±3.21)%,P<0.001];高内涵定量Tunnel染色结果显示与MSCs共培养,受损CMs凋亡率显著降低[(3.39±0.40)%vs.(1.29±0.28)%,P<0.05],而Transwell培养或(-)-Blebbistatin刺激显著削弱干细胞这种抗凋亡作用[(1.29±0.28)%vs.(2.35±0.48)%vs.(2.98±0.71)%,P<0.05]。结论:ATP参与了MSCs与受损CMs间膜纳米管的形成和膜纳米管传输线粒体缓解受损CMs的凋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