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缓释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缓释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制备利福平(rifampicin,RFP)-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缓释复合体(RFP-PLGA-CPC复合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FP-PLGA缓释微球.实验分为CPC组、包埋了RFP的CPC组(RFP-CPC组)、载有RFP的PLGA缓释微球与自固化CPC复合体组(RFP-PLGA-CPC复合体组).测定3组材料的凝固时间、孔隙率.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观察释药前后的抗压强度、断面形态的变化以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CPC组的凝固时间最短,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凝固时间最长.CPC组的孔隙率同RFP-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和RFP-CPC组的孔隙率与RFP-PLGA-CPC复合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抗压强度与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FP-CPC组和CPC组之间的抗压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d:P<0.05;30和60 d:P<0.01).CPC组在降解过程中的抗压强度的变化不大.PLGA微球的大小均一,粒径基本在100~150 μm之间,微球的形态呈现出球体或是类球体,微球的表面圆润光滑,无杂质附着;CPC组的断面空隙在浸泡3d直至60 d都没有明显变化;而RFP-CPC组的微结构变化亦不大,其断面均是小的微粒形成的;RFP-PLGA-CPC复合体组断面的孔隙明显增多,一直到60 d时PLGA微球逐渐消失,剩下空洞.RFP-PLGA-CPC复合体组无明显短时间内药物大量释放现象,60 d累计释药率达到近95%,将该复合体释药行为进行线性拟合,发现药物以恒速进行局部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F=0.168×t.结论:RFP-PLGA-CPC复合体孔隙率显著高于CPC,能够持续缓慢释放有效抗结核药物,并能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力学强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