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煤炭学报》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盒8段-山1段砂岩次生孔隙特征与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盒8段-山1段砂岩次生孔隙特征与成因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盒8段-山1段砂岩储层中长石缺乏的现象,在野外露头与岩芯观察基础上,通过薄片的微观观察与定量统计,并结合XRD射线衍射分析及岩心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次生孔隙发育情况、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发育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和破裂孔,其中溶蚀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孔隙类型.溶蚀孔主要是长石、岩屑等不稳定组分受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排出的有机酸溶蚀造成.通过对本区广泛发育的高岭石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长石溶蚀机理等发现有机酸结合晚古生代周缘火山活动造成的同沉积火山灰是造成研究区长石接近全部溶蚀的最根本原因.强水动力造成的中粗粒厚层砂岩,刚性岩屑,火山灰等为次生溶孔的发育提供了基础.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原因,溶蚀作用有效改善了储层质量.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次生孔隙的发育.

著录项

  • 来源
    《煤炭学报》 |2018年第12期|3461-3470|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石油、天然气;
  • 关键词

    次生孔隙; 煤系地层; 高岭石;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