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比德观:自然的文本化及伦理符号学意蕴

比德观:自然的文本化及伦理符号学意蕴

         

摘要

比德其实就是通过隐喻修辞建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使喻体成为本体某个方面品质的符号表征.比德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法,通过人性与物性的互动,扩展了人类的意义领域.比德观的历史源自先民的巫祝文化,将自然物象神化,使之成为具有神性意义的符号;而西周王朝的建立,德成为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孔子继承了周公的礼乐文化思想.君子比德一方面是对理想道德伦理的肯定,对君子德性予以认同,另一方面,随着比德取象的扩大,自然物象被赋予道德伦理意义,进而成为相关意义的象征,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伦理符号学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