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急诊杂志》 >脓毒性休克液体过负荷患者反向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分析

脓毒性休克液体过负荷患者反向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脓毒性休克液体过负荷患者反向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判断合适的反向液体复苏的时机。方法:按时间顺序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并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中国脓毒性休克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早期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若出现心衰、组织水肿等容量过负荷时,综合判断后进行反向液体复苏(利尿剂应用或血液净化超滤治疗)。统计可能影响患者反向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11项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记录反向液体复苏前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宽度、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左心比例。根据反向液体复苏前后患者心排血量(CO)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复苏成功并分成2个组:复苏成功组(CO增加组)、复苏失败组(CO未增加组),比较2组以上观察指标的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与反向液体复苏成功的结局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其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平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史、CVP、下腔静脉宽度、PEEP、LVEF、右心/左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5项指标按照临床共识或者中位数等标准进行二分类[高血压病(有/无)、CVP(<20 cmH_(2)O/≥20 cmH_(2)O)、下腔静脉宽度(<2.0 cm/≥2.0 cm)、右心/左心比例(<0.6=0/≥0.6)、LVEF(<45%/≥45%)],与反向液体复苏成功结局之间进行logistic条件向后逐步回归分析显示:X1(有高血压病)(R=3.638)、X2(CVP≥20 cmH_(2)O)(R=3.204)、X4(右心/左心比例≥0.6)(R=0.125)(P<0.05)与反向液体复苏成功的结局独立相关。建立反向液体复苏成功预测模型方程:logit P=In(P/1-P)=-1.530+1.291X1+1.164X2+1.996X4。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得出χ^(2)=16.183,P=0.023,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预测反向液体复苏成功概率与实际液体反向复苏成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反向液体复苏前CVP≥20 cmH_(2)O、右心/左心比例≥0.6是判断脓毒性休克容量过负荷患者反向液体复苏是否能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当脓毒性休克患者出现容量过负荷表现,并符合以上3项条件时进行反向液体复苏会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