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出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MPP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对BALF标本进行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检测的2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检测到突变基因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97例患儿中,155例BALF中检测到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阳性率52.1%.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血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影像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比例、纤维支气管镜下出现严重病变(糜烂/塑型/黄白色痰栓)比例、混合感染发生率、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未突变组,突变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延长,BALF中支原体DNA(MP-DNA)拷贝量高,且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MP-DNA拷贝量下降缓慢、退热时间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的退热时间及MP-DNA载量与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观察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高低以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退热时间可能对识别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69-574|共6页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0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基因突变; 肺泡灌洗液; 儿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