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研究

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研究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生24小时内,母亲无产前感染及胎膜早破,胎龄34~36+6周的早产儿,收集喂养不耐受(不耐受组)30例、无喂养不耐受(对照组)30例,及喂养不耐受患儿缓解后(缓解组)的粪便标本,检测并比较粪便标本菌群的差异。结果不耐受组与缓解组的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组,不耐受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耐受组肠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与缓解组;不耐受组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与缓解组;不耐受组与对照组的梭菌属的相对丰度低于缓解组;不耐受组与缓解组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耐受组的Observedotus数值、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降低,随着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亦在逐渐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