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16例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临床病理分析

16例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Reactive penetrating collagenosis,RPC)的临床皮损特点、伴随系统疾病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某医院2014年至2022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16例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男性2例(12.5%),女性14例(87.5%),男女比例为1∶7;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2.2岁,发病年龄中位数50.0岁,且均无家族史,患者平均病程为5.9个月。皮损最常见于下肢(8例),其次为上肢和躯干等部位,主要表现为瘙痒和疼痛性红斑、丘疹、结节、溃疡。11例患者(68.8%)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5例)、肝功异常(4例)、高血压(2例)。Masson染色或Vangieson染色示:蓝色或红色的变性胶原纤维从表皮垂直穿出。治疗主要为控制原发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维甲酸、口服抗组胺药等。预后: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在临床中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较少见,皮损多发于双下肢,但也可发于全身。超过2/3的患者(68.8%)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系统疾病。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可不同程度地好转。该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