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太湖水华蓝藻中元素的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太湖水华蓝藻中元素的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摘要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2008年7、9和10月采自太湖南泉水域的水华蓝藻样本中19种元素(Na、Mg、K、Ca、Zn、Mn、Fe、Al、Cu、Cr、Co、Ni、As、Se、Mo、Ag、Tl、Cd和Pb)的质量含量(w)及组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藻华中w较高(>1 000 μg·g-1,以干质量计)的常量元素或有益元素为Ca、K、Na、Mg、Al、Fe.其中,w(Ca)和w(K)较高(>4 000 μg·g-1),w(Ca)随月份变化不大,而w(K)、w(Mg)、w(Na)则逐月升高.w(Al)、w(Fe)变化较大,7月最高(>1 000 μg·g-1),之后迅速降低(<400 μg·g-1);藻华中w在10~100 μg·g-1之间变化的元素为Mn、Zn、Ni、Cu,其中,7月这4种元素w均最高,9~10月则降低.藻华中还检出痕量元素Co、Mo和Se,Tl未检出.藻华中积累的有毒元素中w(As)较高(5~15 μg·g-1),而w(Cr)、w(Cd)、w(Pb)、w(Ag)均较低(<5 μg·g-1).有毒元素w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基于上述结果,推算出2007-2009年采取物理方法除藻从太湖中移除的元素量约为:K 595.89 t、Ca 544.03 t、Mg 181.18 t、Al 83.06 t、Na 63.97 t、Fe 55.45 t、Mn 2.99 t、Zn 2.26 t、Ni 1.67 t、Cu 1.11 t、As 0.76 t、Cr 94.5 kg、Cd 82.70 kg、Se 45.01 kg、Pb 37.64 kg、Co 32.27 kg、Mo 5.41 kg和Ag 2.46 kg.该研究不仅可为进一步寻找关键元素在蓝藻水华爆发过程中的限制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为评价利用物理除藻方法去除太湖中有毒元素和降低有可能促进藻华发展的营养元素的负荷量的有效性,从而保护和修复渔业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年第6期|558-563|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环境化学;
  • 关键词

    太湖; 水华蓝藻; 生物积累; 元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