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摘要

为研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体健康状况,于2017年5—10月在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池塘进水处进行采样,对后生浮游动物进行种类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体进行生态学评价.调查共发现49种后生浮游动物,包括22种轮虫类、15种枝角类和12种桡足类.轮虫类的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枝角类的棘体网纹溞(Ceriodaphnia setosa)、美丽网纹溞(Ceriodaphnia pulchella)和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桡足类的无节幼体(Nauplii)、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和胸饰外剑水蚤(Ectocyclops phalera-tus)为优势种.轮虫类密度最大,但生物量最小;而枝角类密度最小,生物量最大;桡足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则居中.RDA排序分析表明,温度、TN、PO43--P和CODMn是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池塘和池塘进水处均处于中污染状态,池塘水质并未显著优于池塘进水处,这与该地区河蟹养殖密度较大有关,今后应以合理的养殖密度为探究方向.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年第2期|208-216|共9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质评价;水生动物学;
  • 关键词

    河蟹;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