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中国沿海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中国沿海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摘要

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潜在分布,有助于实施互花米草的早期防控措施,减少其入侵所带来的生态危害.研究构建多源数据整合技术来收集互花米草的已知分布点,应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和未来(2050s)气候情景下互花米草在中国沿海的潜在适生区,探讨气候变化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多源数据整合技术获取到充足的互花米草已知分布点,并降低了采样点的空间偏差,初步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物种信息的收集难题;MaxEnt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测试集的AUC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943和0.005,当前气候条件下互花米草的适宜分布区约占中国沿海区面积的9.35%.其中,高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北部的盐沼滩涂和河口湿地,占总面积的1.35%;气候因子包括等温性、气温日较差、最暖季平均温度等,对互花米草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其累积贡献率达70%以上;未来2种气候情景下,互花米草的适宜分布区会沿着海岸线向内陆一侧不断扩展,面积由当前的9.35%分别提高到22.82%(RCP4.5气候情景)和24.19%(RCP8.5气候情景).其中,高适宜区面积在2种增温情景下分别增加了7470.04和13208.47 km2,而中低适宜区面积的扩大趋势更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