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洱海湖滨带底泥上覆液混凝/絮凝调理研究

洱海湖滨带底泥上覆液混凝/絮凝调理研究

         

摘要

对比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CPAM)和聚合氯化铝(PAC)对洱海湖滨带底泥上覆液中浊度和有机物的调理效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PAM和APAM主要起粘结架桥作用,浊度去除率分别为53.70%和36.55%,而对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去除率仅为9.75%和10.20%,由于高分子量PAM容易增加水体粘度,不利于胶体颗粒脱稳沉降,随着投加量增大,浊度和有机物浓度不降反升。PAC调理后,上覆液中浊度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20.87%;三维荧光谱图显示,上覆液中腐殖质含量较高,PAC调理后其特征峰强度减少42%,明显高于PAM的8%。同时,PAC调理上覆液中DOC与浊度、COD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的相关性(R^(2)=0.905、0.905和0.881)明显高于CPAM和APAM,说明电中和作用对上覆液中腐殖质等DOC调理效果更有效。3种混凝剂/絮凝剂对上覆水调理机理的研究对低浊度水体的处理以及后续工艺有重要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