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族学刊》 >少数民族神话的现实性意义——基于李子贤活形态神话理论的前后期变化

少数民族神话的现实性意义——基于李子贤活形态神话理论的前后期变化

         

摘要

学界对李子贤提出的活形态神话理论的研究,大多是从总体上梳理与总结李子贤的学术历程与成果,忽略了其活形态神话理论的前后期变化。二十世纪80年代,李子贤基于拓宽中国神话研究视野的目的,提出了活形态神话理论。二十一世纪以来,李子贤基于更深入的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田野调查,对其活形态神话理论进行了修改与深化,在神话的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以及神话与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究其变化缘由,是李子贤对神话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意识到神话神圣性问题的复杂性,并转向对神话现实意义的深入挖掘,即神话之“活”体现在神话始终能观照当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现实需求,体现在神话始终处于被重述和赋予新意涵的过程之中。李子贤的活形态神话理论认为,神话作为一种“现实物”,它的传承过程也应当是一个不断被重述和赋予新质的活体生命过程。因此,在探讨中国神话当代传承问题之时,也应着眼于探讨神话的“当下性”与“现实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