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肌肉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肌肉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下降(P<0.05),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则变化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及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高密度环境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与肌肉组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