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分别用20、50、100 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 scherensckii)20 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 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 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0.01).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第10、15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OD酶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活性(P<0.01).至第20天,各实验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5天时,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至第10、15天时,50、100 mg/(kg体重)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20天,仅100 mg/(kg体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第5、10、15、20天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PT和GOT活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仅在相同实验组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有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剂量组MDA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20、50 mg/(kg体重)组在第5、10、15天时有所降低,但至第20天时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100 mg/(kg体重)组至第15天降至最低,但实验结束时反而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实验组.从实验结果看,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实验组施氏鲟肝脏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达氟沙星以20、50、100 mg/(kg体重)组进行口灌施氏鲟,肝脏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对转氨酶GOT和GPT活性及NO和MDA含量的影响则很小.证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达氟沙星对施氏鲟的肝脏没有明显氧化功能的损伤,且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也较小.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05年第3期|288-293|共6页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Q959.463;
  • 关键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抗氧化功能; 转氨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