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悬吊推拿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短期效应

悬吊推拿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短期效应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颈型颈椎病(NTCS)患者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探讨该技术对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和颈肌疲劳度的短期效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悬吊运动组和悬吊推拿组,每组各31例.3组分别采用推拿、悬吊运动及悬吊运动结合推拿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麦吉尔疼痛量表(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测斜方肌上束的中值频率(MF).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PQ评分、NDI评分和M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3组MPQ评分、NDI评分和MF值均有改善(P<0.05),3组MPQ评分和NDI评分均下降,推拿组、悬吊运动组和悬吊推拿组数值分别为(16.68±2.52)分、(17.06±1.71)分、(15.03±1.66)分和(15.35±4.77)分、(15.29±4.38)分、(13.71±4.61)分;表面肌电值上升,左侧MF值分别为(69.73±6.47)Hz、(70.05±7.40)Hz和(73.34±5.21)Hz,右侧MF值分别为(63.29±8.66)Hz、(63.51±9.76)Hz、(65.85±8.21)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推拿组对颈部疼痛、功能障碍和颈肌疲劳度的短期疗效均优于推拿组和悬吊运动组(P<0.05),但推拿组与悬吊运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PQ评分随MF值的降低而增高,呈负相关(左侧r=-0.626,P<0.05;右侧r=-0.695,P<0.05);NDI评分随MF值的增高而降低,也呈负相关(左侧r=-0.692,P<0.05;右侧r=-0.491,P<0.05),并发现右侧平均MF值较左侧低.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激活和增强颈部肌群,改善患者颈部功能,同时表面肌电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斜方肌上束有更好的短期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